常见问题解答
您当前位置:
主页»新闻动态»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时间:2025-05-09 11:52:00 浏览量:856

  今天(2月19日),年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六项“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国考古新公布分别是发现:吉林和龙市大洞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浙江址武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仙居县下选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汤遗安徽淮南市武王墩一号墓、王墩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号墓

  另外,等入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入选国外考古新发现。年中

  大洞遗址

  发现1.7万年前后人工石雕塑

  吉林和龙市大洞遗址,国考古新公布是发现目前东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2021-2024年,浙江址武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对该遗址开展了主动性考古发掘。仙居县下选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汤遗<strong></strong>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大洞遗址历年发掘区示意图

  在距今1.7-1.5万年的地层中,考古队发现了带有“V”字形的刻划石制品,初步判断这件石制品应为人工的石质雕塑。据介绍,关于现代人行为起源与扩散问题的研究中,带刻划痕迹的遗物常常被视作证明“行为现代性”的重要特征之一,甚至被作为语言出现的证据。综合该遗址多种发现,显示出我国长白山地区在东北亚古人类演化与迁徙扩散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赤铁矿石雕

  下汤遗址

  呈现我国早期稻作农业社会样貌

  截至202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壕沟、人工土台、房址、食物加工场所、红烧土“广场”遗迹等。综合研究后,考古队初步复原出下汤远古村落的结构布局,这是我国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组织结构的重大突破。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下汤遗址上山文化聚落复原示意图

  据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流域一系列稻作遗存的发现,学界提出了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的观点,而其背后的早期社会面貌却知之甚少。下汤遗址贯穿新石器时代始终,经历了从稻作农业起源到新石器晚期农业高度发达的整个历程,新发现的聚落要素、聚落结构,为研究我国早期稻作农业社会提供了重要样本。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北部土台及器物坑

  寺洼遗址

  在黄河上游探源中华文明

  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寺洼山村的寺洼遗址,拥有丰富的马家窑文化遗存。2018至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这里开展了7次发掘。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寺洼遗址历年发掘区及“围壕(沟)”分布图

  首次发现了史前时期三重近方形布局的大型“围壕(沟)”。三重围壕平行分布、直角转弯,形制布局相当规整。每条围壕口部宽约9-11米,整体看,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50米。其始建和主要使用年代为马家窑类型时期,距今约5000年,是目前已知国内最早的多重近方形大型“围壕(沟)”结构,为后世(长)方形“城池”的出现奠定了早期基础。综合三重“围壕”内外的诸多发现,寺洼遗址所在区域为一处马家窑文化聚落群,寺洼遗址属于引领者,是该遗址群中的一处中心性聚落。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围壕”西南角内侧(上为北)

  专家表示,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展现了50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填补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黄河上游核心腹地关键时期的空白。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出土陶器

  周原遗址

  西周甲骨文再次大收获

  持续至2024年,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考古队进一步明确,该遗址拥有宫城、小城与大城三座西周城垣,规模之大,彰显着周原遗址的都邑地位。尤其在宫城东南门西侧的壕沟内,发现了200余片卜甲、卜骨残片,初步辨识出刻辞180余字,这是西周甲骨文的又一次重要发现。这些甲骨文,涉及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军事战争等多方面,对解开西周诸多历史谜题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秦人”刻辞甲骨及刻辞摹本

  武王墩一号墓

  揭开楚国礼乐文化新内涵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2020年至今,持续5年多的发掘和研究,已确认武王墩大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楚国高等级大型墓葬。共出土器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各类青铜容器154件,围绕着青铜鼎,形成九鼎八簋八簠、七鼎六豆六敦、三件镬鼎、三件箍口鼎的基础鼎制组合。这些发现,与既往所知的楚墓截然不同,显示出战国晚期楚国王陵的独特礼制。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武王墩一号墓东Ⅰ室

  乐器类文物也是武王墩一号墓的大宗,包括两套23件铜编钟,一套20件石编磬,不少于50件(套)的瑟和至少5种类型的鼓,不少于10件(套)的竽。专家表示,武王墩一号墓所反映的乐器面貌,与战国早、中期高等级楚墓相比变化较大,大型组合编钟被大量的丝竹类乐器取代,呈现了战国时期楚国礼乐文化的发展演变。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镂孔玉璧

  厘清景德镇元明清制瓷业发展脉络

  本次发布的“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最后一项,聚焦元明清时期。为景德镇申遗提供基础性支撑,2024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景德镇相关遗址点进行针对性发掘。2024年度发掘涉及14个遗址点,分别关注镇区瓷业发展、原料来源产区、燃料来源产区、道路交通网络等。其中,御窑厂遗址、落马桥遗址和观音阁窑址的考古发掘,揭示了明清两代御窑厂的历史变迁和南宋至近代镇区民窑的发展脉络。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御窑厂出土凤首执壶

  (总台央视记者 艾达 张立雷 吴经伟)

  [ 责编:杨煜]

产品中心
综合
中心
文化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专业团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TEL

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手机: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Copyright © 2002-2017 邢台创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六安市独山镇:沉浸式体验带火“红色游”  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  互动中触摸文化密码 体验“江湖共振”  福建漳州加强化妆品备案管理  互动中触摸文化密码 体验“江湖共振”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读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运河史诗  中国早期农业村落的样本(考古中国)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提示:不是所有净化器都能除花粉过敏原  国家医保局印发《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  文化中国行|新展览、新活动 清明假期“博物馆热”再升温  光影对话 宫苑韶华——走进沈阳故宫四百年摄影作品展  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提示:不是所有净化器都能除花粉过敏原  去码头整点薯条  这群年轻人种的牡丹 带火了这座城  安徽乡村振兴网将举办首场特色乡村市集活动  景龙门:北宋绚烂余晖的见证  文旅部推出七大板块春节主题文化旅游活动  文化中国行|新展览、新活动 清明假期“博物馆热”再升温  文旅部推出七大板块春节主题文化旅游活动  人气值“爆”了!乡村花卉消费引热潮  国家医保局印发《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  文化中国行|新展览、新活动 清明假期“博物馆热”再升温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原副秘书长薛寅君接受审查调查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增至12类  “颍上村嫂”凝聚社会治理“她”力量  河南武陟: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  安徽集成举措促夏粮迎丰收  文化中国行|新展览、新活动 清明假期“博物馆热”再升温  《哪吒之魔童闹海》:从票房神话看文化出海的流量密码  人们为何喜欢折柳相送  话剧《北京人》——京剧身段怎样演绎话剧经典  这群年轻人种的牡丹 带火了这座城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  中特检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天雨流芳” 一句劝学古训背后的文脉书韵  如此爱园林,如此爱自然  从古寺庙到窑台遗韵见证黑窑厂的悠悠文脉  铁路部门实施重点旅客运输服务新规则  国家邮政局:8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6.2%  全国所有省份已将职工医保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我们问了13个大学生:为什么要讲脱口秀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原副秘书长薛寅君接受审查调查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禁用“不添加”“零添加”  商务部:三大举措支持推动扩大入境消费  “转角遇见美” 杭州构建29个街头演艺示范点  从古寺庙到窑台遗韵见证黑窑厂的悠悠文脉  满目春色 处处欢歌  第三届浙江音乐学院国际管乐艺术节开幕 10场演出免费向公众开放  1至3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9586.83万